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公安系统有上百项服务面向群众。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加强管理,2010年12月,三明市公安局开始研发“网上警局”,将服务搬上网,让“公安多协调、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三明公安“网上警局”投入使用以来,在提升服务效率、节约办事成本、预防职务犯罪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得到多方肯定。
敲响服务群众的“快捷键”
——福建三明建设“网上警局”助推高效、廉洁警务纪实
叶水江 潘毓
3月5日,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客坊乡客坊村村民邓崇铭通过三明公安“网上警局”,足不出户就领到了补办的摩托车车牌。
目前,我国公安系统有上百项服务面向群众。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将服务搬上网”似乎成了一种趋势。然而与此同时,该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却面临着瓶颈——基层所队、警种部门之间信息相对封闭,公安内部专网的资源难以在外网上利用……
三明市公安局试着向这些发起了挑战。
2011年8月,该市公安局依托福建省公安厅边界平台,按照“公开、服务、互动、监督”的功能定位,建设开通了“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事、一键式监督、一网通互动”的公安在线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即“网上警局”。
“‘网上警局’将有时间、地点限制的柜台服务变成了365天全天候的网络服务,提升了全市公安机关的服务效率,减少了群众办事的成本,也有利于营造廉洁清正的警务环境。”三明市公安局纪委书记田年清说。
截至目前,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已实现了86项公安业务的网络全流程办理;其虚拟的办事大厅也已注册用户40378个,办理业务28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将便民进行到底
“鼠标一点,身份证就补办好了。不仅少花了700多元路费,还节约了时间。‘网上警局’真是服务群众的‘快捷键’!”不久前,在上海经商的尤溪县坂面镇坂面村青年小陈特地向三明公安“网上警局”表达了感谢。此前,小陈不慎丢失身份证,通过“网上警局”提交了补办申请。一周后,远在上海的他就从快递员手中签收了补办的新证件。
2010年下半年,三明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夏钢提出:“要顺应网络发展潮流,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一个与现实公安局相对应的‘网上警局’,把公安局‘搬’到百姓家里。”
然而要实现“警局搬上网、服务送到家”,必须先克服两大难题:第一,互联网与公安内网如何衔接;第二,如何理顺网上支付的流程。
第一个难题涉及内外网数据的交换、流通,尤其是网络信息安全。第二个难题则缘于公安业务收费复杂的内部流程——横向涉及系统内各个部门,纵向涉及省、市、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协作、财务结算、发票的开具等。
“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网上付费—送达群众”,2010年12月,三明市提出应对方案,启动了“网上警局”建设。
半年后,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完成了模拟测试和安装工作,一方面通过应用省公安厅授权使用的边界平台技术,实现了内外网数据互通,并接上了省公安厅的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与市财政局、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及银行、速递公司的反复沟通,解决了网上支付流程和网下快递等问题。
两大难题突破后,“将服务搬上网”成为了可能。
此后,“网上警局”又进一步按照市公安局的建制和工作职责在网上进行对等建设,建成了互联互通的市公安局、12个县级公安局、116个派出所、184个警务室的网站,以及便于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的警务监督中心平台,力求更全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2011年8月10日,三明公安“网上警局”正式上线。
“‘网上警局’集咨询、查询、办事、投诉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提供网上从申请到办结的全程服务,不仅减少了群众办理相关业务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也节约了社会资源,还节省了行政成本。”市公安局副局长肖文波说。
“群众点击鼠标登录‘网上警局’虚拟办事大厅,几位卡通警官将分别对应户籍、身份证、治安管理、交警、出入境和其他业务,帮助其办理。资料提交完备后,用户即可通过三明市公安局开发的网上支付功能支付工本费及快递费。民警登录内网成功办理业务后,系统将自动通知速递公司到公安机关取件,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结相关业务。”该项目负责人、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肖敏介绍。
为了让偏远地区及不会使用电脑的群众也能享受“网上警局”带来的便捷,三明市公安系统与当地邮政部门合作,启动了“网上警局”邮政代办点,设置了专门的代办人员。
“创新,必须以方便群众、群众满意为依归。”三明市委书记邓本元说:“‘网上警局’的成功运行,既是对警务工作方式的全新探索,也是一项效果良好的社会管理创新。”
效率提升的背后
户籍在三明市永安市的朱女士在外打工。孩子出生后,朱女士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空回老家为孩子落户。2012年8月16日,她通过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申请“未满一周岁家庭户出生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第二天,朱女士接到“网上警局”发来的短信,告知其审核通过和需要寄送的材料,并提醒她再次登录“网上警局”支付回寄快递的费用。
第三天,朱女士就从快递员手中签收了永安市公安局燕东派出所寄来的户口簿。“以前听说到柜台办理落户手续都要来回跑好几趟,还要到处找人签字。”朱女士感叹,“‘网上警局’开通后只需点点鼠标,三天就办完,还省得我带着孩子来回奔波,真是太好了!”
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办事效率提升的背后,除了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更有审批模式的改变。
“网上警局”按照“顶级受理、反向催办、再造流程”的理念,改变以往基层窗口民警受理后逐级上报审批的模式,推行“谁审批、谁受理”,让负责最后审批的部门顶级受理,并规定需上报省厅审批的也由市局一级受理。“顶级受理”模式下,材料仍由基层逐级审核上传,但基层单位直接面对的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且办理进度、痕迹也直接受其监督。这样,一般的“下级向上级的申请”就变成了“上级往下级的督办”。
与此同时,“网上警局”系统内部也对需递交的材料进行了删减。如,以前办理婴儿出生申报需填写30多项内容;现在通过“网上警局”办理此业务,只需填写出生证编号、出生儿姓名、出生日期等3项内容即可。
“我们还在建设一个与市民政局、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全市医院等多家单位联网协作的平台。到时候,像申请民族变更业务,就可以由9个步骤减为2个步骤。”肖敏不无自豪,“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安多协调、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三明公安“网上警局”还开通了235个公安微博、197个公安警务微博群及153个网上警务QQ群,并在微博上开通“失物招领”、“寻人启事”等多种服务功能,发布“警方提示”、“安全防范”、“网上通缉”等信息,开设“我要咨询”、“问卷调查”、“开门评警”等互动栏目,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
据悉,截至目前,三明公安“网上警局”除可办理户籍、出入境、治安管理等86项业务外,还将提供办事指南、申请表格下载服务的业务数量增加到了92项。
让警务在阳光下运行
“办事可实时跟踪进度,做到了公开透明!”
这是梅列区刘先生、三元区范女士、沙县李先生对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的一致评价。
对此,网民小林也深有体会。
“你好!我女儿刚出生,要怎么上户口?”“根据闽公综[2008]228号《关于解决我省历年出生人口未落户问题的意见》,凡提供本人《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结婚证》的,派出所户籍窗口应当场予以办理落户手续。您也可登录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办理此项业务。”
2013年3月1日,小林通过“网上警局”咨询后进入办事大厅办理孩子的落户手续,系统显示办理截止日期为“3月15日”。
3月5日11时,小林收到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的短信回复。他根据短信提示,通过快递提供了相关材料并通过银联缴纳了费用。3月7日,落户材料如期寄到,小林喜不自禁,在评价时选择了“非常满意”。
“‘网上警局’采取实时跟踪制,办事群众通过短信告知和监督评议模块,可随时查询所办业务的状态,并对服务进行评价;经办部门主管可随时跟踪下属(下属部门)办理业务的情况;市公安局纪检监察部门也可在线实时监督办理情况。环环相扣的设计构成了一种有效的监督制约。”田年清介绍,“通过这些规范办事流程,将预防关口前移,有效地减少了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的执法‘乱作为’、‘不作为’的现象,促进了公安干警廉洁履职。”
为保障“网上警局”顺利运行,市公安局及时组织民警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出台《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办事大厅业务办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
“业务办理全程透明、时限明确。这种监督让我们时刻如芒在背。”泰宁县公安局民警吴家崧感触颇深。
“‘网上警局’不仅便民、利民,而且也是预防腐败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继续把人民群众最需要公安机关办好的事项筛选出来,完善功能,规范办事流程,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2012年8月30日,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昌平在三明市公安局调研时,对“网上警局”给予了肯定。
链接@专家视角:
“网上警局”应大力推广
郑又贤
2012年9月,根据三明市建设“网上警局”的经验,福建省公安厅提出:一、省内各设区市公安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三明经验;二、着手研发全省公安机关网上支付平台及网上社会管理服务协作平台;三、启动福建公安公众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的经验,已经在福建各地逐步生根、开花、结果。
从“三明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建设“网上警局”,首先要求公安干警把人民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想着如何更有效、更高质量地为人民服务。以前,群众到警局办理一项业务要来回跑几趟,而且多少会遇到办事人员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鉴于此,三明市将有时间、地点限制的窗口受理转变为365天全天候的网络服务,并采用“顶级受理”的方法,对公安干警提要求、加压力,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其次是需要改革创新精神。公安部门的工作也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形势、任务和条件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效率的逐渐提升,改进乃至创新该领域的工作方式也是迫在眉睫。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在福建省尚属首创,也是全国全流程网上公开办事项目最多的“网上警局”之一,是符合时宜的积极探索。
当然,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只是开了一个好头,还有许多地方需进一步完善。但我相信,有了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意识、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网上警局”一定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越办越好。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