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改革导向,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战略举措激活清廉浙江建设。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改革越是深入,越要大力弘扬先行先试的精气神,推动制度优势向建设清廉浙江的治理效能转化。着力完善监督体系,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强化巡视巡察监督,推动监察工作向乡镇(街道)、国企高校延伸,形成纪律、监察、派驻、巡视“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着力做好纪法贯通,完善纪委监委内部统一决策体制、一体运行机制,优化纪法衔接流程,对所有问题线索均按照“四种形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按照刑事审判一个标准用到底,让纪律和法律的权威得到充分体现,让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着力加强法法衔接,重点完善职务违法犯罪案件管辖机制、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机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司法阶段的沟通协商机制等,细化明确案件管辖、调查、移送、起诉、审判等方面衔接问题,让法法衔接制度化、常态化、可操作化。
突出基层导向,以维护群众利益的战略支撑夯实清廉浙江建设。建设清廉浙江,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在基层。要顺应民心民意,让基层群众成为清廉浙江建设的推动者、监督者和受益者。一方面,严查小官腐败。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加大整治力度,严肃查处脱贫攻坚中的腐败、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和落实惠民政策中的腐败,坚决清除群众的“肉中刺”“眼中钉”“心头痛”。另一方面,严管小微权力。着眼于推动权力规范、有序运行,做细做实监督工作,既要强化巡察等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突出重点、创新方式、用好结果,让群众通过巡察看到变化、增强信心;又要强化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总结推广武义“后陈经验”、宁海小微权力“36条”等有效做法,释放群众监督的强大正能量。
突出文化导向,以涵养清廉文化的战略布局助推清廉浙江建设。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可以在党的建设中发挥内在、深刻的作用。建设清廉浙江,必须做好清廉文化这篇文章,以文化人,以文促建。要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挖掘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理想信念、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实现社会风气向上、向善、向廉。常敲“警示钟”,把警示教育列为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必修课,用好被查处干部忏悔录,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正心明道。管好“微单元”,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在廉洁修身的同时管好家属、廉洁齐家。
突出责任导向,以聚焦主责主业的战略定位致力清廉浙江建设。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力由党章和宪法赋予,职责职能纪定、法定。在协助党委建设清廉浙江中,要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该管的坚决管好,决不缺位。对于纪检监察机关该管的工作、该抓的任务、该负的责任,照单全收,主动担当,坚决落实。另一方面,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决不越位。牢牢把握“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切实把不该牵头或不该参与的工作交给主责部门。对属于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的工作,那就把牵头的责任落实好,防止陷入“监督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怪圈。(作者:任振鹤,系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