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杭州:创新培训形式 打造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发布时间: 2020-11-30 08:4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杭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教育培训需求调研,紧盯培训需求,创新培训形式,着力增强工与学、供与需、学与用之间的协调性,持续优化培训“供给侧”,提升了业务培训与工作实践的契合度,不断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带着工作中的疑问,一边听一边记,理解吸收更容易。”10月29日下午,一堂电子证据调取与认证实务课程在满堂掌声中结束。杭州市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年轻干部陈雅冰仍觉得不过瘾,追着授课老师继续提问。她说,这次培训像回到了大学时代,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派驻杭州银行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冷晓明报名了监察法实务课程,她与陈雅冰有相同的感受。“以前的培训要按课程表上课。像我经常接触银行业务,感觉没有必要再学怎么查账。这次培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像进了超市,缺啥补啥,很有获得感。”

  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培训体验,来自于10月下旬杭州市纪委监委举办的首期“培训超市”。这次培训打破了以往全程参与、固定课程、单向输出的传统模式,实现学员线上自主扫码选课,自主决定学习课程,自行选择上课时间。

  “为解决没时间学的问题,我们采取错峰、分段、分业务的模式,给予纪检监察干部选择的权利,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杭州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周洪峰介绍,全市所有纪检监察干部均可扫码参加,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不少于2天的课程即可结业。

  据介绍,首期“培训超市”提供了监察法实务、政治监督、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信访工作等十多项供选课程。选课人数远超预期,达到三百多人,不少国企、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和偏远区、县(市)的同志都赶来参加。

  参与感不强、跨岗位业务不熟……这些以往培训中常见的问题,推动杭州市纪委监委创新探索的“磨”课机制,成为年轻干部互动交流的热词。

  为什么要“磨”课?“磨”课有何好处?今年5月,杭州市纪委监委将年轻师资划分成五个课题组,围绕纪检监察业务和工作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钻研年度课程项目。

  在首期供选课程中,《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的探索与思考》就是“磨”课的成果。杭州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二室副主任陈佳、信息技术保障室副主任肖福东以及派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丁文枢,一同走上讲台,从各自角度讲解用大数据开展监督的实践思考,让在座学员受益匪浅。

  三个人讲课,背后却是一群人“磨”课。在筹备过程中,“磨”课组集体讨论、研究、排练了10余次,不断优化教案细节。

  “这种方式凝聚团队实践经验和智慧,通过反复研究思考,在集体研讨备课过程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 周洪峰表示,这一活动以课题为纽带、通过把学习、思考、分享、实践相结合,推动学用成果高效转化,干部队伍业务能力越磨越强。

  在当前村社换届全面展开的背景下,杭州组织全市191个乡镇(街道)的纪(工)委书记、派出监察办公室主任,参加执纪执法能力提升培训。在传统授课基础上,此次小组讨论环节打破区县(市)界限、采取人员混编的形式,对实践热点开展探讨。

  今年初,杭州市纪委监委出台深化全员培训工作指导意见,提出高标准完成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干部培训高质量全覆盖的目标。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已组织开展集中培训32场,累计培训2862人次。

  在杭州市纪委监委的督促指导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纷纷创建特色培训品牌。下城区组建年轻干部“啄木鸟学思班”,通过上下互挂、跟案学习开展实战演练;拱墅区将大比武机制融入到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中,在学员提升、成果运用层面加强考核;富阳区连续四年每月举办“清风夜学”活动;临安区建立项目跟学机制,在智慧监督平台项目上选派9名年轻干部到职能部门跟班学习……通过创新培训方式,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